能源新聞

[NSC簡訊] 氣候變遷因應──澳洲政府PC的「碳」報告

最後更新日期:2017-08-01 17:18:34
氣候變遷因應──澳洲政府PC的「碳」報告
作者:謝美齡 現職:駐澳科技組組長
文章來源:The Australian 2011年6月10日
發佈時間:2011.07.04
 
澳洲政府PC(Productivity Commission, PC)在研讀了與澳洲7個主要貿易國家的氣候變遷CC有關政策[4](註1),包括澳洲的237個後,於昨(6/9)日提出有關7國「碳」因應的比較報告[1],對決策者提供有用的參考[5]。報告主要重點:(一) 各國減碳排的努力,與污染大國中國、美國比較,德國、英國領先,澳洲算中間,以採取因應行動言之,澳洲不算落後[1][6];(二) 市場機制是最有效、最經濟的減碳排方法,且方向正確[1][6];(三) 再生能源補貼措施太昂貴且效率低,應轉為天然氣;(四) 沒有碳稅起始價的建議[1],也沒就碳稅對澳洲產業競爭力的影響做任何說明[1],亦無澳洲碳價計畫之建議,對高耗能及出口貿易為主的產業適當的補貼標準為何,也未經辯論,表示需要研究更多的國家[5]。不過進一步說明「碳價配合其他措施,比碳價單一措施的成本效益要低」。並警告綠黨與政府協商,促使減碳所提出的太陽能、風能補貼及再生能源誘因條件,對改善環境效益不大,反促使成本提高[1]。

【各國減碳排的努力】

先看看下面二項碳排情形,再以GDP投入減碳經費之比率、減排補貼、汽油燃料稅及實施ETS等項目,比較不同國家的氣候變遷因應及成果。

依據WRI資料2005年主要國家占世界碳排總量比率:中國大於19%;美國大於18%;印度約5%;日本約3.5%;德國小於3%;英國小於2%;南韓約1%;澳洲大於1%;紐西蘭小於0.2%[5]。

澳洲各產業部門排放之比率:電力生產36%;其他固定能源,不包括前者15%;農業16%;交通15%:其他未知的8%;工業生產6%;及廢棄物3%[5]。

各國碳政策(措施)數目比較:澳洲237;中國82;德國131;日本67;紐西蘭31;南韓69;英國104及美國307[4](註1)。

以發電減少碳排總量(噸)比較:澳洲7-10.7噸;中國40.7-52.1;德國67.1-73.1;日本3.3-4.3;紐西蘭(無資料);南韓0.9-1.4;英國12.3-27.4及美國66.5-66.7[4](註2)。

以GDP投入減碳經費之比率來看,各國的努力成果如前重點(一)所述,但德國一年電費上升12%,氣體排放減少僅3%,英國則分別是17%及19%;造成如此差異的原因,依據歐盟的ETS,英國被迫將火力發電轉為天然氣發電[1],減碳排成本只有$20元/噸[2],德國沒有多餘的天然氣,發電能力有限,只有轉為再生能源發電[1]。

以減碳排補貼比較:澳洲基於政府各種政策,不鼓勵排放,電力之生產為每節省一噸CO2補貼是$44元/噸,去年電費上升1-2%。與中國比較$35元/噸的補貼,美國$43元,南韓最高$225元,日本$156元,德國$137元[1][4](註2)。

以發電估算補貼總金額($A)比較:澳洲$473-694m;中國$1.8-2.3bn;德國$10-11.7bn;日本$669-940m;紐西蘭(無資料);南韓$313-379m;英國$2-2.4bn及美國$2.8-3.3bn[4](註2)。

以減少每噸CO2的估算成本($A)比較:澳洲$44-99;中國$35-57;德國$137-175;日本$156-287;紐西蘭$8-10;南韓$225-401;英國$75-198及美國$43-50[4](註2)。

以汽油燃料稅觀之,目的不鼓勵開車,澳州是36c/公升,中國14c,美國11c,英國則是96c,德國78c[1]。

以實施ETS比較:歐盟的ETS是cap and trade,於2005年開始實施。中國於某些省實施ETS先驅計畫,為其第12個五年計畫的其中一部分。美國只有加州承諾於2012年實施ETS[5]。

【以市場機制減碳排量】

PC報告分析碳價機制運作原理,即會產生碳排的產品將增加其價格,因此可減少對這些產品的需求,同時對低碳排的產品給予補貼,以透過市場方式提高價格,補貼經費則來自於此運作,至此機制引起廣大的反應,消費者及生產者衡量自己的利益及成本,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如此以達減碳排的效果,故此機制成本最低[5]。

報告繼續分析:減碳計畫的成本不是計畫是否值得推動的理想衡量指標,若一個國家僅以成本考量,可能推出一些措施是無效率的,造成不適當的補貼,結果比成本效益高的措施花費更高。評估一個國家減碳成果,最佳的方式即碳稅,若適用於廣泛的經濟,預計可達相同的減碳排量效果。不過此理論,PC無時間亦無資料可證實,取而代之的是2010年各國CC有關政策數目[5]。

【再生能源補貼措施太昂貴】

太陽能計畫
PC報告最主要的發現,太陽能計畫是一大浪費,約每噸CO2在$431-1043元間,遠遠超過目前澳洲可能訂定碳價的每噸$20-40元,若無此計畫,小規模太陽能PV板會很少,則每噸價格會降25-30%[3][5]。又依據PC估算澳洲屋頂太陽能板計畫讓減碳排成本達$1,000元/噸。在所研究的國家中,發現小規模的太陽能技術特別貴,而大規模的再生能源生產,價格也不低[2]。

PC對澳洲屋頂太陽能板計畫最大的責難是州政府的補貼,因為州政府鼓勵住戶減環境碳足跡(environmental footprint)計畫與聯邦計畫的補貼重疊,結果為達20%目標,住戶輸給gird的每kilowatt hour電,州政府補貼20c至60c[3],而聯邦政府的credits multiplier則給住戶每megawatt hour的電5個REC(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s),其他方式的再生能源只有1個REC,結果不但沒能使碳排量的減少增加,反而增加了總財務支出,更排擠其他再生能源的發展。這種情形不僅發生在澳洲,日本及南韓更糟,因為他們對太陽能板電力生產者補貼更大。此外向無效率的屋頂太陽能板計畫購買REC比向大規模的風力計畫便宜多了[2]。

風力場計畫
澳洲經由聯邦政府的Mandatory Renewable Energy Target scheme計畫,風力發電的補貼,每megawatt hour為$40-60元,美國是$24元[2]。

以澳洲Albany市為例,其外圍有12個風力渦輪,除了價格,其為很棒的電力來源,原則上每天24小時可運轉,不似太陽能,它又可用20年才需更換。預計將增設6個,可提供該市所需電力的70%[2]。

澳洲電力公司被要求至2020年其電力的20%來自再生能源,公司每年必須買其再生能源的分攤額,但可以REC(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s)的交易交換。例如Albany市所有的Verve Energy公司生產再生風力能源,即有REC,將其所生產的電力賣給零售商,讓零售商能達到其20%的目標。而將電力賣給grid,依據州的feed-in-tariff計畫又能得到補貼[2]。

風力場缺點
風力場附近居民卻不太喜歡風力電場,因為恐不利健康、噪音、房價貶值、有礙觀瞻,可至45層樓高、傷害鳥類。另外若沒有發電器支助,風力渦輪不存在[2]。

生質能源
在澳洲及其他國家投入更多也最沒效率的是生質能源,估算每節約一噸的CO2,約需花費$300-400元[2]。

【各種能源生產成本之比較】

沒有補貼下,中型太陽能廠生產1megawatt hour成本需超過$400元;風力則$150-214元;天然氣$97元;火力$78-91元[2]。

各國每噸有效碳價估算之比較:英國$US28元;中國$8元;美國$5;澳洲$2.3元[5]。

【再生能源與長期經濟發展】

綠黨反擊PC說辭,違反再生能源對經濟與環境的效益。指PC陷於短程減碳效益,再生能源相關產業的發展是影響長期經濟的轉型,不容被忽視。此報告也顯示其他國家除了重視減碳排,也支持未來有潛力的產業如再生能源。另有人建議:應早期投資再生能源及讓其商業化,因為長期觀之,它們成本會降低而減碳排的效率大[1]。

【總結論】

澳洲若只施行市場機制碳價,減碳效果更好,花費更少[5]。PC發現,於澳洲各項措施下電力產業減少的12.5m噸成果,可收到碳價是$9元/噸的效果,若電力部門實施碳價機制,可獲得減碳量是加倍的[1]。

財相則宣稱:「整個世界都在為限制氣體排放採取行動,澳洲不會有單獨減碳排行動的危險,約在中間段,澳洲的行動其實是落後的。」[1]


資料來源:
1. Market "best way" to cut CO2, The Australian 2011/06/10 
2. Renewable subsidies "too costly", The Australian 2011/06/10
3. Scheme create anomaly, The Australian 2011/06/10
4. Measuring the world's carbon footprint, The Australian 2011/06/10
提供註腳的資料來源。註1:Policies galore;註2:Power smart - dealing with electricity generation
5. Clearing the air over emission, The Australian 2011/06/10 
6. Gillard can claim to be on right track, The Australian 2011/06/10

有關機構:
Dept of CC,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