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新聞

[國際能源網] 中國風電企業進入海外市場面臨兩大難關

最後更新日期:2017-08-01 17:01:13

2010年12月8日,金風科技下屬子公司天潤新能源在美國以裝機容量106.5兆瓦的Shady Oaks風電項目參加了Commomwealth Edison電力公司的購售電協議(PPA)招標,並最終以僅高出平均電價2%的投標電價中標。

  中國風電“出海”豈能一帆風順。“計算投標電價需要瞭解美國的建設和維護成本構成、建設週期、設備維修和配件更換費用、貸款利率水準及未來波動以及美國各地的稅收制度和美國的電力相關法律等等。”王海波直言,金風科技的目標是使國際專案都成為精品專案。歐美國家的法律法規和電力體系比較健全,但是競爭激烈,難度大;欠發達地區的競爭壓力相對較小,但配套和法律保障不完善。金風科技在拓展歐美成熟市場的同時也在開發一些新興市場。當前很難判斷新興市場和成熟市場的潛力孰大孰小,金風科技將根據各國市場的不同情況進行靈活佈局。

  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風電企業進入海外市場,認證和融資是兩大關口。中國風電“出海”尤其需要取得國外開發商和銀行的認可,因為貸款銀行往往會參與風電機組的選型和購置。

  在李勝茂看來,中國風電機組出口歐美等發達國家相對比較困難,而選擇其他國家為突破口相對穩妥一些。他認為,除了國外買家還未充分信賴我國的風電產品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國際市場的規則與國內差別較大。以美國為例,聯邦政府、州政府的優惠政策和法律條款有很大差別,另外美國沒有專案統一的管理部門,這就需要中國企業和美國的許多部門及公司溝通,勢必耗時費力。

  “企業借出海建立風電場銷售設備不失為一種嘗試,走出去會遇到難題,有法律、政策上的不對稱,但這並不影響企業發展海外市場,也不會影響國內市場的提升。”朱俊生說。
  王海波表示,要實現國際化,根本是實現屬地化,只有做好屬地化,尤其是思想觀念的屬地化,才能真正做好國際化。要做好屬地化,首先要掌握國際規則和規範,不僅要掌握風電機組和風電場開發的國際技術標準和規範,更要掌握當地的相關法律和政策;其次,要解決文化融合問題,真正融入當地文化,盡可能多地使用當地優秀員工。

  持有同樣看法的李勝茂認為,中國企業海外發展,國外運營當地語系化很關鍵,不僅要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更要注重當地優秀人才的選用,向當地客戶提供定制化的技術產品和服務,並致力於貢獻當地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要將國內與國外優勢資源有機地統一起來,比如葉片、關鍵零部件等可以在國內生產,再運往國外使用。他還認為,當前中國正處於對外投資合作加快發展階段,國家鼓勵國內企業到海外投資開發項目。企業應該盡可能地尋求政府的支援,將企業行為上升為行業行為,從另一個側面減少企業所受到的損失。

  “得到國際認證很重要。”李勝茂說,目前第一梯隊的風電企業已經具備了一定實力,得到國際認證應該不成問題,關鍵是處於第二梯隊的風電企業要想走出去必須盡可能的獲得認證,“這是底線”。

  “‘中國製造’的品質在歐美市場上仍受到一定的質疑。”金風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武鋼此前曾對記者說,因此,現在行業調整以尋求穩步發展的路徑,並不是壞事,對於企業而言,關鍵是如何把產品品質提高。

  武鋼表示,中國的風電產業發展不僅要講速度,更要講品質。要從“大”到“強”,必須要把行業的真正實力展現出來,這也將成為中國風電企業“走出去”的前提和基礎。 

(轉載自 2011/10/5 國際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