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新聞

[工商時報] 能源教育 培養節能生力軍 示範成果展及節約能源競賽,日前圓滿落幕。

最後更新日期:2017-08-01 17:37:19

工商時報 

有別於國際太陽能大廠推動的一條龍式垂直整合,也非水平式策略聯盟,國內的太陽能矽晶圓廠中美晶,與電池廠昇陽科和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以3方合資的方式成立「中陽光伏」,創下國內太陽能產業的全新營運模式。至於此舉是否會造成客戶擔心?盧明光強調,中美晶的明年的1.1GW產能,將全數用來支援國內的太陽能電池廠,並不會有所改變。

盧明光表示,他於今年初就在思考下一段的成長方向要怎麼走。從產業鏈來看,國內電池廠產能已達6GW,合計兩岸就有16-17GW,這還不包括明年擴充的新產能,因此不會介入選擇電池作為下一階段的發展方向。

其次,以模組來看,由於要靠政府補助,加上體積龐大不利於長途運輸,所以一定要「在地」,這些是台達電、光寶科、友達和鴻海等公司的強項,因此中美晶也不會去做。第三、最上游的多晶矽不僅技術門檻高、且投入資金大,加上老牌大廠的折舊都已結束,所以也不適合。

盧明光指出,台灣在半導體領域的競爭力最強,而目前全球品質最好的矽晶圓和電池,都要向台灣買。所以,他的構想就是把台灣這2個太陽能產業的強項串連在一起,至於合作的方式不是「就近設廠」,而是採用全新的設計─雙方共同出資,各派一位副總進駐,把最好的技術帶進去,加上銷管費用只要一套,大大增強競爭力。

就結盟的對象來看,盧明光說,昇陽科過去的履約信用佳,而團隊出自於台塑,管理能力最強,每月1日就能結帳,「連我們都做不到」。另一方面,從王雪紅相當信任昇陽科的董事長和總經理,而台塑未來也終究會跨足多晶矽,因此也是促成雙方結盟的原因之一。

至於中美晶轉投資的太陽能電池廠旭泓光電,盧明光表示,目前持股股權已到25.5%,預計明年初登錄興櫃,下半年上櫃。

盧明光坦言,若說中美晶和昇陽科的合資不會造成客戶疑慮,根本是假的。但他認為,所有的國際大廠都在做垂直整合,國內的茂迪也是如此,但重點是中美晶未來會全力支援台廠,明年度的1.1GW產能都會為既有客戶服務。況且,目前中美晶出貨的合約量只佔總數的三分之一,所以客戶端並不用擔心此一合資案所帶來的影響。